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人大指数”系列发布启动会。2025年首个指数报告——《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力指数研究报告》发布,为数字中国建设和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报告显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北京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数据要素市场化是指通过法律、技术、政策等手段,将数据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易、消费等经济活动纳入市场体系来进行规范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介绍,通过市场化,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交易等都将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
报告立足基础环境、保障支撑、执行推进3个维度,全面反映各地在引导和规范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能力和成效。报告显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的探索,在数字产业发展、数据要素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完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交易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全国各地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力表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整体呈现三大梯队分布:第一梯队包括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推进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第二梯队包括湖北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正在逐步提升保障支撑力度,在基础环境建设、执行推进方面蓄势发力;第三梯队的地区推进力尚显不足,部分地区正在通过加快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深化地区协作,合作设立数据交易所等,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
报告建议,强化产业环境支撑力、夯实数字经济根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政策机制保障力,出台组合型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数据市场竞争力,供需两侧能力培育并举,升级市场化发展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介绍,“人大指数”是该校在2025年创新设立的学术指数发布平台,将定期发布各领域研究指数成果,为政府、企业等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来源:千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