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奋力建设“五个强省”,并将“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列为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高效流通成为河南奋力建设“五个强省”的关键支撑。数据要素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旨在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推动数据从资源化向资产化、资本化跃迁,最终服务于全省产业升级与统一大市场深度融合。要完善数据标准、追踪溯源、生命周期、国际接轨等方面的规范体系,推动数据的合规高效流通和使用。
完善数据要素合规标准。数据要素合规标准的统一设立是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前提和基础,对数据市场健康发展、数字链产业稳健运营和个人数据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立足国家既有法律规范并突出河南特色。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及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框架下,依据《河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行动方案(2025—2027年)》,研究出台《河南省数据资源和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数据资源登记程序与权利边界。
聚焦数据要素市场省情需求与全国接轨。针对准入机制,郑州数据交易中心首创“行业数据专区”模式,并制定“数据流通交易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和严格限制交易数据项。应尽快制定数据要素产品和服务质量认证管理制度,支持企业与第三方评估机构协同推动河南数据要素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强化数据要素市场交易规则适配性。在数据交易的过程中,交易双方除满足基本的入市标准外,还需要明确双方权责关系,规范交易流程。要通过制定指导性文件的方式对数据资产进行规范引导,并且适时进行调整优化,有效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降低数据资产金融风险,保障数据交易市场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提高数据透明度与可追溯性。数据透明度与可追溯性是促进数据高效流通的重要指标。大数据技术是实现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的重要支撑,为数据全流程追踪溯源提供了可能。
建立本土化数据文档体系。探索制定《河南省高质量数据标识规则》,在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分析等环节编制详细的数据文档,包括但不限于元数据、数据字典、数据指南,方便经营主体了解和掌握数据的具体样态和使用限度。
设计合理的数据追溯流程。确保数据要素的来源、处理分析过程、流转轨迹能够被清晰地记录和追踪,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完美适配数据要素从源头到过程用户以及最终产品服务,由此衍生的智能合约机制,还可自动执行数据追溯任务,提高数据溯源的效率和准确性。
推动数据实现全程追溯。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利用好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的分布式管理,对数据的来源、收集方法、处理过程等进行清晰详细的描述,实现数据从源头到最终用户的全程追溯。
完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进程中,应通过完善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不断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数据管理风险和成本,这也是河南数据要素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选择。
对数据要素主体进行分类监管。对数据供应方而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进入市场流通的数据产品来源合法、隐私保护到位、流通过程规范、交易规则合法;对数据需求方而言,应共同探索建立数据合规使用机制,签订合规承诺书,确保数据使用周期内合法合规;对数据流通中介平台如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应协助建立完善的数据要素合规体系,全流程参与数据要素产品的流转过程,确保实现全流程监管。
对数据生命周期进行分段规制。在数据获取阶段,应确保数据来源的合法性和准确性,避免采集到无效或非法数据;在数据存储阶段,依托国家超算郑州中心、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构建最高级别安全存储基地,防止数据丢失或被非法访问;在数据使用阶段,应严格遵守数据使用规定,确保数据的合规使用;在数据归档阶段,应建立完善的归档机制,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恢复性;在数据销毁阶段,应采用安全的数据销毁方法,防止数据泄露或被恢复。
对全流程数据进行加密和隐私保护。对敏感数据实施“省域加密+跨域解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分析过程中的安全性。严厉打击黑市交易和非法数据流通活动,严禁数据后台管理者监守自盗,危害数据主体切身利益。通过健全数据产业链监管机制体系,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有序流转。
促进国际国内数据市场接轨。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据要素市场作为河南换道领跑的重要领域,是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其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尤为重要。
确立河南数据要素市场的枢纽定位。依托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持续完善“省市一体+省外服务基地”体系,贯通长三角、粤港澳数据交易平台,实现“一所挂牌、全国互认”,将我省数据产业链的发展置于国内、国际数据市场,真正实现内外联通,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重视与国际要素市场接轨。探索与国际要素市场接轨,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规则,增强数据跨境流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有效提高数据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数据治理领域的话语权。
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数据服务企业和数据交易平台。重点打造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充分发挥该中心“12345+N”的实践模式,提供覆盖数据开发、治理、存储、交易、应用等“全栈”数据产品和相关服务。在融入和吸收国际数据市场先进经验时,要格外重视数据脱敏和跨国流动,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与国际接轨而忽视数据主权安全和国内数据市场生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国内数据市场格局。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