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记者今天从国家数据局了解到,今年,国家数据局将面向应用需求旺盛、发展基础良好、经济社会价值高、示范带动力强的领域,首次组织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三类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作,以此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
具体来看,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要支持龙头企业等运营企业可信数据空间,深化数据驱动型创新实践,完善数据供给机制,丰富数据应用场景,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生态合作伙伴等协同开放共享数据资源。
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将面向新材料、科技、能源、物流、医疗等行业,支持培育特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立共建共治、多方共赢的数据流通利用机制,构建高价值行业数据库、知识库、模型库。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将围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需求,探索公共数据融合企业数据等创新应用的有效机制与激励措施,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融合应用,打造一批创新性的数据产品和服务。
据了解,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也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数据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是可信数据空间须具备的三类核心能力。
我国高度重视可信数据空间建设,2024年11月,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明确提出到2028年,我国要建成100个以上的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基本建成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了解到,此次试点将有6项重点任务,包括打造应用共创模式,构建数据资源高效流通机制,建立产业生态培育体系,构建可持续运营发展模式,推进可落地易复制的技术路径,探索数据空间互联互通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