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搜索引擎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第一入口,其广泛普及重构了人与信息的关系,实现了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寻找信息的转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从过去网上搜索的单一渠道,向各类社交平台与垂直社区延伸。这反映了用户行为和偏好的改变,也对信息传播模式产生较大影响。
如果说,传统网站更关注内容与内容的连接,那么移动互联网则更关注人与人的关联,后者增强了用户获取信息行为的个性化、体验感和信任度——他们更青睐个性化、智能化的搜索体验。
如今,这种体验因为“算法”的出现,又获得了质的提升。各类手机软件普遍使用“算法”为用户画像,通过对用户行为的长期跟踪与分析,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不仅懂问题,更懂问问题的人”。
其实,过去近30年来,互联网界一直都在优化“算法”,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价值。但“算法”普遍进入公众视野,还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后形成的。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迅速掀起全球范围的大模型技术发展热潮。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具有上千万甚至百万亿参数的深度学习或机器学习模型——大模型,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灵魂”。过去一年,中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大模型工具,中国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排名全球第二,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
在这一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模式——它以同聊天机器人“对话”的形式,直接提供答案,并在不断“学习”中提升答案的质量与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算法”技术是把双刃剑。它日益渗入日常生活、赋能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忧。比如,不当使用可能带来欺诈、虚假信息传播等不良影响;大模型依靠从互联网抓取的海量数据训练,有可能损害数据隐私、侵犯版权等;它还可能导致信息泡沫、信息“偏食”等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算法”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更多趋向于表层阅读而非深度思考,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用户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今,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力度整治“算法”带来的价值导向失范和不良内容多发等乱象,督促各类平台强化内容审核制度,全面规范“算法”技术的使用。各大网络平台也在着力解决算法价值导向存在偏差、优质内容呈现不足等问题,不断优化流量分配机制,防止“重指标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我们相信,只要切实做到用正确价值驾驭“算法”,就一定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构建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系南开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