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执笔 王逸群
今年3月,杭州市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5月,温州市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6月,湖南数据产业集团揭牌……
当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各类主体正在加速构建。
眼下,全国从省到市正紧锣密鼓组建“数据集团”。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的“数据集团”已有70余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促进数据分类分级和确权授权使用,有利于让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出来,便利生产生活,完善社会治理。
以市场化手段进行数据要素配置,数据集团将如何角力新赛道?
今年5月,温州市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受访者供图
数据集团,数据界的“城投”
最近,数据集团风头正盛。
今年,除了杭州、温州等地级市外,浙江多个县市区也纷纷抢占这条赛道,成立数据集团、数据运营集团、大数据公司等。
尽管名称不尽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属性——以数据为核心业务的国有企业。
比如杭州市数据集团,隶属于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前身是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它的成立旨在以政府数字化改革、数据基础设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为业务基础,以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中小企业数字化、数字金融等新质生产力为创新增长点,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新成立公司外,一些老牌国企也在转型。
7月24日,浙江省属国企杭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杭钢股份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浙江省数据管理有限公司于近期中标算力服务采购项目,拟采购AI服务器、网络存储等配套设备,搭建整体算力不低于68Pflops的算力集群。
这意味着这家曾经以钢铁行业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正持续向数字经济转型,从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业务进一步向智算算力服务、人工智能等开拓。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国企就瞄准数据提前布局。
2022年9月,我国省级层面首家以数据为核心业务的地方国企——上海数据集团正式成立。
继上海后,武汉、成都等地也组建以“数据集团”为名称的公司,加速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2023年前后,我国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家数据局于当年揭牌成立,各地数据集团成立速度出现明显提升。
7月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数据集团”展台。图源视觉中国
有人提出质疑:有了数据局,为何还要成立数据集团?
“数据基础设施如同数据的高速公路,如何把基建建好、用好,让‘车辆’通行效率更高?这就需要以数据为核心业务的国企集团来发挥引领和统筹作用。”温州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祥光是数字化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他看来,数据局作为数据业务的主管单位,其主要职能是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数据资源。而成立国企性质的数据集团,将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保障,以更好助力数据产业建圈强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
如今,数据要素作为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产业发展需要市场主体,数据集团生逢其时。
“这是一个抢占先机的时刻。加速对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释放数据资源价值,有利于重塑经济结构。”对于这些集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谈婕将其形象比喻为“数据城投”。
“可以说,数据集团做的与城投十分相似,但要素从土地变成了数据。”谈婕说,像利用土地资源一样,利用好数据资源可以促进地方经济。
在此背景下,数据的价值和潜力能否挖掘和利用,决定了地方能否弯道超车。这也是各地积极成立数据集团的原因所在。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地处我国中西部的贵州,并非互联网企业的聚集地,但它是少数几个在大数据产业领域及早布局的省份。从无中生有到落地生根,如今数据产业已风生水起。
经过数据集团在智算、行业大模型培育、数据训练三大领域的布局,贵州的智算能力相较去年增长45.6%。
“除了提供多重要素保障,数据集团还将筑牢数据安全屏障。”孙祥光向潮新闻记者坦言,由于公共数据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其敏感性更强、管理要求更高。因此,组建国有的数据集团,将在提高数据利用效率的同时,确保数据交易更安全、更合规。
聚焦市场化,数据这门“生意”怎么做
日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的《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首次突破千亿美元,约为1010亿美元,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达到7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2.4亿元),占全球的7.34%。预计到2028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达到930.29亿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背后自然有一门大生意。
“除了基础设施的运营以外,数据集团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数据真正流通起来。”温州数据集团相关负责人余仰望说,自今年5月温州数据集团成立后,不断加强高价值数据挖掘域利用,打造“数据要素×金融服务”、“数据要素×医疗健康”、“数据要素×智慧城市”、“数据要素×商贸流通”、“数据要素×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
其中,“信贷数据宝”就是该集团在“数据要素×金融服务”领域推出的一款龙头产品。过去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客户总会遇到事前准备繁琐的难题,而银行也会面临获取数据片面、缺乏准确性保障等“阻滞”。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改变了以往两难局面。现在客户只要在手机上一键授权,相应的证照、信用、社保、不动产等信息,就会经处理后出具一份个人信用报告,同步给银行。这样一来,客户和银行双方都节约了时间成本,也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
这款数据服务带来的收益不菲。余仰望说,目前温州数据集团已与30多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每年这项业务的销售业绩可以达到上千万元,该数据产品已和全国多个城市形成业务合作。
“信贷数据宝” 受访者供图
对政府而言,除了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现资产变现外,数据要素市场化更重要的是数据财政,也就是把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资产形态,像土地资源一样,形成可交易、可计价的资产,进而可以融资或抵押贷款。
今年1月1日起,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生效,数据资源纳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资源“入表”,意味着数据可以进行质押融资,投资入股,金融信托,变成资产参与到经济分配中。
这一创新,对一些国企、上市公司或初创公司来说,都是一个重大利好。
去年10月,温州数据集团的下属子公司温州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已将“信贷数据宝”作为资产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栏。今年3月,“信贷数据宝”获得了378万元信贷支持,接近资产“入表”价值的4倍。
2024年以来,全国已经有10余家城投公司明确披露将数据资产入表,入表资产以公交、供暖、供水、交通等公共事业数据为主。
如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广东省高速公路出口、入口及路网车流量数据作为数据资产入表;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二级集团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1月也成功完成了数据资源资产化并表工作……
将数据汇聚为“数据资源”,再成为“数据资产”,最终进行商品化形成“数据要素”,进入交易流通环节……一个有关数据的大市场,正在数据集团的参与下加速形成。
位于温州数安港的“交通运输物流大数据应用与安全服务实验室”。潮新闻记者 王逸群 摄
数据要素,离“变现”还有多远?
虽然各地都在探索数据要素流通的方式,但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数据要素的市场化仍在起步阶段——不愿开放、不敢开放、不会开放,成为摆在各部门和数据集团面前的三座大山。
医疗领域的医学影像数据,过去就只能长期沉睡在卫健部门数据中心的机房里。
“一方面是不敢交易流通,有些数据涉及患者的个人隐私;一方面是不会交易流通,找不到海量数据有效的加工利用方式。”温州市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胡亦袍说。
这也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交易流通时,各地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实施,为数据安全管理和体系建设奠定重要法治基础。然而具体哪些数据能授权能交易,法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公共数据的授权运营也没有统一的模式。
“安枕无忧”平台 受访者供图
掌握着大量公共数据的数据集团率先破题。在余仰望看来,数据集团应该承担的功能是将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按场景需求设计成为数据产品,提供数据服务,而非原始数据。
授权给联仁健康公司合作开发的“安诊无忧”,使用方可以根据病患身体情况、病患诉求信息等,将陪诊师与病患进行匹配,但得不到具体的个人信息。这种“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方式,为更多公共数据安全流动提供了范式。
受访者供图
此外,不同于实物资产的直观计量,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与变现,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一方面,数据价值的评估要考量市场需求、数据质量;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成本与收益。定价过高没有市场,定价过低又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在融资模式下,如何估值、如何登记,都是难题。”温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回忆“信贷数据宝”授信的过程。
当时,温州银行与温州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等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几方通过财务指标分析、企业信用评级、数据价值核定、数据资产登记的数据资产融资模式,综合其本身价值与未来的预期收益,对该笔数据资产进行估值。
结合第三方机构评估,温州银行再次校准该数据资产的评估价值,并联合温州数据集团协商作价,最终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终于完成了质押登记。
即便一些数据集团已在先行先试,但潮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数据资源仍面临难以定价、难以标准化、难以流通的障碍,也难以像土地那样形成排他性的占有。各个主体对于数据所有权的争议,也阻碍了数据的顺利流通。这些新的特点还需要在立法层面和金融基础层面不断夯实基础。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既是蕴含巨大市场潜力的庞大‘蓝海’,也是全世界都缺乏成功经验的制度‘无人区’。需要在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上鼓励地方和行业大胆试、大胆闯。”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建冬此前所说,既要在破除阻碍数据要素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上多啃下一些“硬骨头”,又要在确保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的前提下,为行业和地方实践探索数据资产化资本化预留政策空间。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