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土地重焕生机!沈北新区财落街道永丰村村集体通过农村产权信息化交易平台将该村1699亩水田整合打包面向全国范围找寻“租地人”,最终项目成交金额162.42万元,溢价率达23%,既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又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永丰村的例子,是沈阳市要素市场化改革突破的生动缩影。记者从沈阳市发改委获悉,2024年,沈阳市11项改革入选辽宁省首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数量占全省85%。试点开展一年来,形成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协同发力的“沈阳经验”,沈阳要素市场化改革为东北全面振兴蹚出一条新路。
土地要素破冰:唤醒农村“沉睡资源”
2024年2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省“第一锤”,在沈北新区马刚街道阎家沟村敲出。
破解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难题,是沈阳要素市场化改革重点之一。一年来,以试点为引领,全市构建“1+4”政策体系,建立入市流程图明晰14个关键节点,开发交易系统实现“网上办理、网上交易”,创新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带地上建筑物交易、“自主招商”入市等模式,颁发了全市“第一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创新“增值收益调节金”平衡各方利益,3宗试点地块出让金额531.66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获收益约391.38万元,大大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老百姓收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省唯一入市程序规范顺畅类典型示范案例。
此外,沈阳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创造了多个全国、全省第一——形成了红松塔果等“采摘(收)权”线上交易市场,创新“互联网+活体资产”交易模式,全国首创农民个人保证金保险保单业务,积极探索利用“一棚一码”数据推动设施农业项目融资,全省率先发布基于市场化交易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均价格等。沈阳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区域已覆盖全省4500个村集体,帮助进场交易的村集体平均增收4.5万元,2024年交易额同比增长80%。
劳动力要素激活:保权益促就业“双突破”
“不到一小时,就拿到了医疗费用差额。”在皇姑区新业态形态劳动者权益一体化保障中心协调下,2024年7月外卖骑手李先生医疗费用赔偿难问题迎刃而解,这得益于该区在全国首创的“一站受理、多元调处、裁审衔接、立审执贯通”一体化维权模式。
一年来,市、区两级14个仲裁机构实现了多元化解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保障中心建设全覆盖,法院、司法、工会等多部门加强联合互动,有效解决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投诉无门等问题,为新业态劳动者累计追回欠薪1000余万元。
中国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持续完善“1+4+N”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强化人力资源服务跨区域合作,推动成立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人才发展联盟,首创都市圈“共享用工”平台,建设惠帮企产业园服务驿站。 ,资源变资产 要素焕发新生机)一年里,85场招聘会与632场直播带岗无缝衔接,10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资本要素赋能:金融“活水”润小微
盛京金控集团不断完善企业征信服务体系建设,汇聚整合17大类19亿条企业征信数据,数据质量、采集总量全国同行领先,实现对中小微企业精准信用“画像”,会同银行机构推进“智慧快贷”等“征信+”线上信贷产品,提供各类征信服务3万次,拉动信贷投放超100亿元。
沈河区设立普惠融资撮合中心,打造“方圆汇”“沈阳产业金融大集”等金融活动品牌,实行注册审核“绿色通道”制度,开展的私募基金注册试点资本规模达85亿元,引入沈阳金融仲裁与调解中心,建成沈阳金融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普惠贷款贴息撬动信贷9.54亿元。
技术要素转化:市场配置创新资源
一年来,市科技局加强创新生态建设,持续完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围绕21条重点产业链和10个重点产业集群,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从“卡点”定位、项目形成到措施配套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25”沈阳模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30项。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累计解决技术问题215个,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以及专利、标准等290项,在智能钻铣设备、飞轮储能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和平区依托数字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构建知识产权展示、交易、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体系,设立全省首个数字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引入东北大学知识产权“六位一体”运营模式,建设专利开放许可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数据要素开发:推动“资源”变“资产”
市数据局建立健全覆盖数据共享开放、资产登记、授权运营、流通交易等的“1+N+N”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依托数产公司探索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市场化应用模式,完成全省首例数据资产融资授信、首笔数据产品交易、首笔企业数据资产登记,上线运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成功接入人社等领域数据资源32项,引入多家数据服务(数商)机构入驻,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2024年数据交易额突破5000万元。
一年来,以省级试点为牵引,沈阳市要素市场化改革释放澎湃动能,土地二级市场全面运行,落户政策“新十条”全面实施,东北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准发行……一系列改革举措蹄疾步稳,全力助力沈阳全面振兴。
(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