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无疑是2023年最耀眼的“科技明星”。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风起云涌,引发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战略性技术。
我国积极顺应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潮流,政策及时精准发力,研发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生态蓬勃发展,技术赋能效应凸显,在人工智能这一科技新赛道,我国处在世界第一梯队。
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已建设近万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夯实人工智能技术底座
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从科研机构到重点企业,我国牢牢把握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聚焦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
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表论文数量居首位,在发表论文总量世界前十的机构中,我国共占九席。高水平论文被引用量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腾讯、阿里巴巴和华为等公司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排名进入世界前十的公司。这充分说明我国人工智能科研实力正在突破,可释放潜能蓄势待发。
同时,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AIforScience创新地图研究报告》,我国在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方面论文发表数量位居榜首,国产化人工智能科研基础软件也日益成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集、基础模型及专用化工具。人工智能与不同科研领域深度融合,加速新科学问题发现。
2023年,我国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华为、寒武纪、景嘉微、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燧原科技等芯片公司推出了不同设计架构、不同应用场景的AI推理和训练任务的芯片加速卡;昇思MindSpore、飞桨Paddle-Paddle等国产人工智能开发框架逐步成长,昇思开源社区下载量已突破474万,飞桨开发者已超过800万;百度文心一言、阿里云通义千问、华为盘古、科大讯飞星火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充分发挥溢出带动性强的“头雁效应”。
放眼世界,决定人工智能“胜负手”的关键在于芯片、框架等基础研究领域。2023年,在“算力硬件+AI框架+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根技术”方面,我国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苦练内功,持续夯实人工智能技术底座。
打造“AI+”新业态新模式
人工智能赋能效应凸显
今年以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技术创新快、应用渗透强、国际竞争激烈等特点,正加速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
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主线,加快培育壮大智能产业,“AI+”路径逐渐明晰,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孕育。在飞机制造领域,中国商飞针对飞机三维机翼复杂流动仿真场景,打造AI仿真模型“东方·翼风”,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在汽车制造领域,岚图汽车利用5G+AI赋能工业检测,零部件质检效率显著提高,车身控制器电路统计错误率降低5%;在水泥生产领域,天瑞水泥通过回溯生产数据生成AI模型,原料配比、实时控温等化工生产环节可以自动精准完成……“AI+”的融合实践正在从边缘、辅助环节加速走向核心、创新环节,凸显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行业应用为牵引,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AI+”引领数字化、智能化生活驶入“快车道”。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迈向L3阶段,一键泊车、辅助驾驶等功能逐渐成熟,汽车智能化引领“出行变革”;阿里、抖音等电商平台运用AI实现智能选品、购物推荐和数字人主播,7×24小时直播“带货”、个性推荐成为现实;联影医疗利用AI赋能诊疗一体化全流程,实现全栈全谱的医学影像AI研究,提高医学诊断效率;大疆无人机集成高精度测绘、巡检飞行、云端建模等功能,实现电网、能源、农林等行业无人值守,凸显AI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作业价值。
“AI+”通过整合5G、AI、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数字技术,凭借“全面连接、信息共享、上下联动、资源整合”等优势,深度激活行业“脉络”,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对重塑工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效应正逐渐显现。
政产学研用凝心聚力
携手厚植创新沃土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具备复杂分析、预测算法、人机交互等能力,正以海量数据驱动数字经济引擎。抓住人工智能这个关键变量,推进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离不开各方凝心聚力,携手厚植创新沃土。
政策引导精准主动。为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向上向善,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支持龙头企业推进运输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复用,培育行业人工智能平台和人工智能工具。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人工智能前沿创新和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前沿成果扩大开放。阿里云开源720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Qwen-72B,适配企业级、科研级高性能应用。电信运营商抢抓人工智能大模型机遇:中国电信最新发布千亿参数语义大模型“星辰”,首批试商用教育、政务、应急、交通等12个行业大模型;中国移动打造“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形成从算法、平台、能力到规模化应用的产业级智能化服务能力;中国联通发布“鸿湖”图文大模型,立足于图文双模态,从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场景出发,实现跨模态内容理解。长远来看,大模型将演进成各类AI原生应用的底层框架,为各类原生应用提供广阔创新空间。头部企业开放最新成果,将为先进技术下沉提供支撑,进一步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产学研协作增加。教育部与华为联合启动“智能基座”2.0,将鲲鹏、昇腾和华为云等产业的前沿根技术融入高校的教学体系,培育数智人才新生态;复旦大学与中国电信共同部署建设CFFF计算集群,协同推进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结合产业资本、地方政府支持,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孵化“智谱AIChat-GLM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紫东太初”,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展望未来,面对人工智能日益展现的场景覆盖增加、模型参数增长、辅助决策增多等趋势,信息通信业亟须梳理技术路线,切实优化模型成本,着力提升模型质量,推动原始技术创新,重视信息安全可靠,培育良好产业生态,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突破为抓手,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增添新动能,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
(来源:人民邮电报)